时间:2017-4-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应用题是用文字或语言叙述生产或生活实际中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而要求得未知数量的题目。应用题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内容,反映生产或生活的实际事实;二是条件,已知数量及它与未知数量的相互关系;三是问题,要求解答的未知数量。孩子学习的应用题是语言叙述的应用题。

应用题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来源于生活,它以人们熟悉的生活情景表述数量关系,以及要求解答的数量问题。这种寓加减任务于生活情景中的题目,由于其情景性和贴近生活的特点,为孩子表象的积极活动提供了素材。孩子借助于头脑中的表象,较好地理解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应用题中提出的问题。加减算式题是以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它既无实物的直观,又无表象作为思考的依托,孩子在理解和解答上都会有一定的困难。

那么,毛毛为什么能正确地回答妈妈编的应用题——“树林里有3只小鹿,又跑来了1只,树林里一共有几只小鹿?”却给妈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树林里有3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树林里一共有4只小鸡。”——一道有答案,不需要妈妈解答的题目呢?原来孩子在学习自编应用题时,常常因为对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掌握较差,表现出一些诸如毛毛编题时出现的“不会提出问题,直接说出答案”之类的问题:

例如,妞妞不会提问,编题也不完整。给爸爸出了这样一道题:“妈妈给了我1颗糖,爸爸又给了我2颗糖。”说到这儿,后面就没有话了,她既没有提出问题,也没有把题目编完整。还有的孩子所编的应用题不符合生活逻辑或事物发展的规律。如:“小红上午吃了8个苹果,下午又吃了2个苹果,她一共吃了几只苹果?”

从毛毛、妞妞编应用题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学习自编应用题是有一定困难的,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能是过高了。为了让孩子对应用题有较好地理解,家长可引导孩子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学习自编应用题。例如家长可以示范编题,妈妈手拿一本书,说:“我有1本书。”再拿2本书,说:“我又买了2本书。”提问:“我一共有几本书?”请孩子模仿妈妈的叙述口述该题。这种方法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掌握,同时通过描述应用题,模仿编题,可以使孩子对应用题的含义和结构有较好的理解,也为孩子以后学习自编应用题积累必要的感性经验。









































重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datangtv.com/bbqb/655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