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是时候让你的孩学编程了:让他从“会读书” 导语英国在年9月将编程课列为5岁以上儿童的必修课,美国的天才编程少年也登上全球知名的TED大会的舞台。不要以为编程会像奥数一样可怕,今天的编程门槛已经大大降低。是时候让你的孩子学编程了。世界的未来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将来不仅有责任,也更需要有能力把世界建设得更美好。面对气候变化、传染病流行、饥饿和贫困等现状,我们的孩子们需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但当下的应试教育在这方面的作为很难让我们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乐观。我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也相信作为个人可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我申请从教主课(物理)改教副科,并在年发起了一个名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的团队和项目。从年初开始,一路开设了未来电子工程师课程、游戏编程课程、机器人编程课程、3D建模和打印课程以及“池塘之底”读书会课程,并把项目通过青浦图书馆扩展到社区,再扩展到复旦附中青浦分校等其它学校。

几年的实践,让我对一些教育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

那么多东西,为什么要学编程?很自然问题来了,学编程到底有什么用?也许用美国迪斯尼超人气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中的角色Hiro来作说明最为恰当,将来社会需要更多具备像Hiro那样能力的青少年,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编程有助于让青少年变得“会来事”,也就是有利于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为迪斯尼动画片《超能陆战队》编程为何有此功用?计算机编程的一大特点就是及时反馈,当你想通过编程实现一个功能时,在写完代码后必须进行测试,而且你通常会遇到问题,问题又会逼迫你对自己的前面的工作进行重新思考,直到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编程有助于锻炼思考力,或者用专业的话说有助于提升“元认知”。提升元认知这样的功用正是应试教育的软肋所在,应试教育所训练出来的考试能力很难转化为现实生活中所需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元认知,以下引用JordanShapiro(任教于美国天普大学,福布斯教育专栏作者)的观点(来源:WISE官方微博):元认知指的是一个人思考自己的思考的能力。它也可以指自我评价思考过程或智力技能并根据自己的优缺点反复调整和进步的能力。任何一个在教室中上过课的老师都知道,死记硬背会扼杀所有内在的动机,一个由外部动机激励的学生容忍死记硬背的能力,或许和他的考试成绩成正比,但和他长远的成功毫无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区分“会读书”(booksmart)和“会来事儿”(streetsmart)。总体上讲,“会读书”的人记忆课本知识的能力强,而“会来事儿”人则拥有在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延伸一点说,你也可以认为“会读书”和“会来事儿”的差别是建立在对元认知的不同理解上的。图片来源:Code.org编程会像奥数一样难吗?有关编程的话题从来没有像近几年这么热过,更不要提青少年编程了。编程一开始只是专业人员的工作,后来人们才发现编程对培养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可是编程的门槛对绝大部分青少年来说还是太高了,所以难以普及。近些年,随着像Scratch之类积木化的编程语言的成熟和推广,编程的门槛大为降低。现在,即便是小学生也可以轻松地开发自己的游戏或动画。而通过Arduino平台,青少年可以轻松的学习制作自己的智能硬件作品,比如机器人。更有甚者,如果将像Arduino这样的硬件平台和APPInventor2结合起来,哪怕是小学生都可以做出很棒的智能设备。同时,不计其数的面向青少年开发的编程图书、网络教程和软硬件平台问世,使得编程条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有利于青少年。创客教育也因此孕育而生,并被各界人士大力倡导。在实践中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又多了桥和路。两年前,Code.org发起了“HOUROFCODE”活动,旨在向全球青少年推广编程教育、普及计算机科学。他们在全球个国家用35种语言向百万青少年发出邀请,一起挑战“编程一小时”。活动得到了美国社会从企业家到政府官员,从教师到家长的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并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积极响应。“编程一小时”官方宣传页面英国更是在年9月将编程课列为5岁以上儿童的必修课。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英国经济增长的大约5%来自计算机相关行业。但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英国的劳动力队伍仍无法赶上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发展步伐。英国政府认为英国孩童在学校所学习的技能无法满足21世纪的竞争需要。有鉴于此,改革学校电脑课程,包括把电脑程序设计列为必修课程之一。

英国教育部门对计算机课程的定位:

图片来源:bbc.







































白斑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标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datangtv.com/bcyyfz/14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