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卷首语

我们为改变而来

激情六月,我们肩负着期望和重托,心潮澎湃,满怀期待,走进中国教育最前沿的浙江大学,来探求丰实我们的教育发展之路。我们将在宝贵的一周时间里,怀揣着实现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景,坚守着奠基家乡孩子幸福的崇高目标,追寻改变、发展宁阳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们会倍加珍惜这一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愿像六月杭州怒放的鲜花,葳蕤的绿叶,体验收获的喜悦!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愿像欢乐的溪流,互相搀扶,快乐前行!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我们会努力汲取浙派教育沃土的营养,在宁阳教育广阔的田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研修快讯

★6月17日下午,宁阳县教育局“百名优秀青年后备干部专题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田家炳书院举行,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力中心主任周培植教授出席开班仪式,研修班全体学员参加会议。

仪式上,周教授围绕“我们为何而来?”这一主题,深刻阐述了改变的重要意义,提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观念、价值、意识等方面把握教育方向,从专业、研究、学术、策略等方面研究规律,从组织、管理、执行、协调等方面做出行动。县教育局希望参训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增强研修实效,圆满完成培训的各项任务,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为奋发有为、勇担重任的新一代中坚力量,为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据了解,本次专题研修班是县教育局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深化落实“改革、建设、提质”核心任务和“百名优秀青年后备干部培养工程”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组织实施。研修活动将依托浙派教育特色,着重拓展和提升教育后备干部的教育理想、专业素养、管理能力,侧重视野格局、境界精神的提高。研修课程包括“教育理论引领课程、教育实践智慧课程、名校实地研修课程、素养提升拓展课程、智慧分享互动课程”五大课程模块,要求参训学员在动脑、动口、动腿、动手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养力,为宁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月18日,研修班全体学员来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聆听了浙派名师缪华良和徐和平两位专家的报告。

缪华良是浙派名校长,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他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键能力+必备品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抓住“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正确导向,树立基于对话和聚焦师生的课程观。

徐和平是是浙派名师,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他重点阐述了多样化学科课程群的建设原则:保持兴趣,发展特长;尊重基础,适合学力;长有所扬,找到自信;弥补缺陷,适合需求;接触新知,发展潜能。力求通过丰富的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讲座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和一线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为后备干部的专业发展成长指明了方向。

班级公约

宁阳县教育局百名优秀青年后备干部专题研修班

班级公约

为加强班级管理,树立良好班风,增强培训研修实效,展现宁阳教育者的良好形象,特制订如下班级公约:

一、研修目标

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创新全面提升

二、研修理念

学有得研有获勤参与展魅力

三、纪律要求

1.自觉服从班主任及班委会的管理,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及研讨活动,并主动发言,展示宁阳管理干部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2.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实行班级管理制和小组行动制,小组长要做好本组的组织及协调工作,集体活动不请假,如有事外出需请假,应向组长请假,并告知去向及大体出入时间,严禁单独行动。

3.上课专心致志,做好记录,教室内不交头接耳,不随便出入,不接听电话,手机一律振动或静音。

4.注意仪容仪表,着装端庄得体,不穿拖鞋出入教室,言谈举止文明。

四、完成"三个三"任务

第一个三是每个学员必须做好三项任务:一份学习笔记,一次交流发言,一份学习心得。

第二个三是每个小组必须做好“三项工作”:做好每天的出勤登记和后勤工作,做好《研修简报》稿件的选稿与荐送,做好分组交流的组织。

第三个三是全班共同完成三期《研修简报》,及时报道学习活动,发表优秀心得体会。

研修掠影

微言感悟

今天,我们的学习之旅正式开启,缪华良、徐和平两位专家的报告金句频出——“开创一种课程就是开创学校的未来。”“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获取方法、思路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变知识的旁观者为知识的参与者”……句句入心入脑,极具指导性,必将有效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司军

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令我茅塞顿开。

——杨二虎

我听了缪华良校长的课程改革理论,如醍醐灌顶。教育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然而,许多老师犯了方向性的错误,缪校长的一句“眼里有学生”唤醒了我的教育初衷,明确了教育的方向。

----宁方勤

今天学习的最大感悟就是求是、创新、坚持。

——孔祥富

研修心得

在学习中蜕变

宁阳实验中学刘传鹏

今天是研修培训的第一天,我们聆听了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缪华良校长和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和平所长的两场报告。两位老师都有高深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在报告中都提到了两个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改革,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我需要认真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核心素养包括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表现,这其中包括: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两位老师结合具体的案例给我们分析了国家为什么要把这些主题词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这使我认识到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也让我思考这些素养怎样在学生身上得到培养,还有从责任担当的角度探究我们国家的学生如何去与其他国家的学生去竞争。

第二,我需要认真理解“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迫切需要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重新构建我们的课程,在这一点上,浙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今年也是浙江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在浙大我们也看到了许多高三学生在接受学校的三位一体自主招生。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正确的知识+正确的过程=素养习成。我们要从“知识本位”向“素养立意”转变,要从“以教代学”向“教学生学”转变。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产生巨大的热情。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会自发产生,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因此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课程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就是







































白癜风养生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gzdatangtv.com/bcyytx/11536.html

------分隔线----------------------------